作为乐评爱好者的第二年,这半年听的专辑比去年突然多了很多,每天都能找到想听的,也渐渐开始找一些之前不怎么听的类型,比如说华语,比如说Kpop。
如果认真点找的话,其实还是有挺多很有才华的音乐人,有很多好专辑出现的,这大概也是我热衷到现在的原因。
这半年听的专辑也有大几十张,他们大多数都只属于听完一遍就舍弃的,一般都是不符合我口味,有些太金属、太实验的,依我的听歌水准确实害达不到能欣赏的程度,其他的就有一些单调,套路化的作品听一句就知道下一句。所以琢磨到最后,只剩下下面这十几张我比较有印象,比较多拿来听的专辑。里面涵盖了中日韩英,indie、rnb、pop、hiphop,相信你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。
So, let's begin.
Far Caspian《Ways To Get Out (Deluxe)》
Genre:Indie Pop, Art Pop, Neo-Psychedelia
不知道听什么的时候经常拿出来的专辑,合适的吉他、合适的鼓点、合适的旋律、合适的声音,不管拿来写作业还是晚上在外面走的时候都很符合气氛。
我一直很喜欢这种氛围的indie。各种配器混在一起,让自己很容易地就陷进去,很舒服地就沉溺在这完全的种完全的包裹感当中,一点都不宏大,却令人安心。
Kendrick Lamar《Mr. Morale & The Big Steppers》
Genre:Conscious Hip Hop, West Coast Hip Hop
这张专的关注和评价太多了,我也说不出什么特别的。
不过以前跟女人吵架还能由内而外fuck到祖宗十八代的kdot,现在跟老婆吵架吵到最后开始秀恩爱了。大概这些搞hiphop的最后都会变得less aggressive、more about family and love,甚至开始有点爹味,开始想教育听众,变成一个标准的中年人。
不过kdot总归是kdot,每个beats都很独特,lyrics都很深刻很发人深省(除了silent hill,真tm难听),尝试的新玩法效果也很好,完整性更是独一档。
现在只剩下frank ocean没传球了,所以......?
藤井風《HELP EVER HURT NEVER》
Genre:J-Pop, Contemporary R&B, Alternative R&B
没专听的时候在乐评网站一路翻,翻到藤井風今年发的专辑,听了下觉得有几首比较有特点,就翻到他的一专。
太优秀了。jpop总是少不了这样的旋律抓耳、节奏到位、嗓音独特,最重要是有自己专属的词曲风格的音乐人。
放到藤井風来说,他的嗓音比流水线idol的声线成熟的多,同时保持了很好的纯净度,作为创作型歌手也能最大化自己的唱功优势。另一方面他真的很会写抓耳又高级的旋律,在风格上也很多样,rnb、嘻哈、jazz甚至电子乐都有涉及,也难怪能首专就上红白。
如果能够保持现在的创作状态,他很有可能是下一代jp创作型男歌手的顶流,毕竟长的也挺帅是吧(笑
这样词曲唱齐全,长得又很能吸引人的歌手能够不被千篇一律的工业化趋势淹没,只能说jpop的音乐环境盛产优秀独立音乐人吧。
稲葉曇《ウェザーステーション(Weather Station)》
Genre:J-Rock, Pop Rock, Alternative Dance
我一直认为虚拟歌姬最适合(或者唯一适合)的genre就是电子,然后小调、毒性旋律、东亚卑微emo风,歌姬的机械音能完美表现出东亚文化独有的孤独,最好再加一点互联网早期风格。
以上东西这张专都有,它甚至合成了一些很前卫的效果,甚至做了lofi,在一众v曲里简直是一股清流。
太对味儿了,东亚人就该听这个.webp
Special Recommend:
蝋梅学園中等部1年3組 / 村上まなつ《はじまりのセツナ / Baton》
Liyuu《Fo(u)r YuU》
Genre:J-Pop
小袁喜欢明日酱和liyuu,我也喜欢明日酱和liyuu((((((
サカナクション《アダプト(Adapt)》
Genre:Synth Funk, Alternative Dance, J-Rock
鱼韵他真的不止有新宝岛,就算没有新宝岛他也有太多优秀的作品了。
日本人真的很会写抓耳的旋律(再一次),全专最佳《キャラバン》,那个电钢琴和吉他合奏的旋律很容易让人开始无限脑放,而且如果你认真看他的词的话也能感觉到他的深刻:
砂漠のラクダ使い,
春夏秋冬は呆気ない,
砂漠のラクダ使い,
うろ覚えの秘境。
一下子就让人联想起不知何时结束的covid19,看不到头的blockdown和这看不到方向的世界,像沙漠中的骆驼和旅人一样,不知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的埋头苦行。
Kaizo Slumber《The Kaizo Manifesto》
Genre:Hardcore Breaks, Hardcore [EDM]
最近越来越爱听breakbeat了,大概是acg爱好者的关系吧,这种类型很适合放在一些日式赛博风游戏里,听起来像是推着你往前冲(就感觉到快.jpg
至于它本身听起来咋样,似乎也没什么好说的,就是普通breakbeat该有的样子,above average,选它单纯是因为没有breakbeat不完整(
Hatchie《Giving The World Away》
Let's Eat Grandma《Two Ribbons》
Genre:Synth Pop, Electro Pop, Dream Pop
这两张都是今年synth pop/electro pop中比较不错的专辑,我个人认为一张优秀的synthpop专需要合适的快节奏和鼓点,适合拿来摇摆而不是蹦跳,旋律要独特出彩,最重要的是一个偏冷的清脆女声,没有女歌手的synthpop仿佛少了一半乐趣。Hatchie这张会偏indie一点,更多的关注在音乐性和歌词上,适合细听,相对的后者会偏pop,旋律十分抓耳,属于一耳朵马上会记住+脑内循环的类型。
synthpop适合晚上在大街上压马路的时候听,边听边放飞自我在大街上起舞(x
Black Country, New Road《Ants From Up There》
Genre:Art Rock, Post-Rock, Chamber Pop, Indie Rock
Masterpiece of 2022.
这张专值得你专门腾出时间时间来欣赏,去琢磨它字里行间各种引经据典和遣词造句,去感受它的旋律,乐器的使用,风格的转换,然后你就会有一种阅读名著之后的饱腹感,就能感受到真正优秀的音乐应该是什么样子。
抛开这些不谈,我最钦佩的一点就是,乐队的灵魂人物Issac把自己内心最见不得人的东西挖出来给人看,他讲述自己失败的恋爱经历,讲述自己的的恋母情结,讲述自己在wet dream里意淫charlie xcx,讲述自己的痛苦和麻木,最后在吉他、鼓点、bass、萨克斯的狂欢中达到心灵的升华和盛大的告别。
虽然欧美音乐工业也越来越烂,但每年总是会有各种各样优秀的音乐人和作品出现,去年是Little Simz,今年是BCNR,他们致敬经典,又在不断探索新的玩法,这群人带着独立音乐向着多样的方向发展,他们让人对音乐这个艺术形式的未来仍然保持着积极的期待。
Big Thief《Dragon New Warm Mountain I Believe In You》
Genre:Indie Folk, Folk Rock, Alt-Country
Another masterpiece of 2022
同样深邃的词曲,但这张专更关注生活中岁月静好的那部分。甜甜的爱情、平淡的生活、温暖的家庭、时不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不着边际的思考,更适合在平凡日常中拿来点缀自己的生活。
lenker的嗓音特别适合folk,有一种自然的粗粝和历史的久远感,这张专又加入了很多传统乡村音乐的元素,使得听起来很有美式民乐的风格,大概这也是这张封面是几只动物合奏的原因吧(笑
金钟铉《JONGHYUN The Collection "Story Op.2"》

Genre:Contemporary R&B, K-Pop
本来我没打算把这张放进来,主要因为网易云没版权,spotify没怎么翻得到,然后自然而言就忘了
不过后来跟朋友聊天,对方突然冒出来一句话:
想半天没想到自己听过啥,最后突然才想起来这个。
说回专辑本身,我感觉从kpop工业出来的歌手很多都在做rnb(虽然kpop很多都是edm),大概是在熔炉里待久了,出来想写点放松的。
这张专辑也很放松,rnb最好讲的爱情,rnb特有的丝滑,金钟铉的嗓音带有即将而立的男人特有的成熟,有些曲子听着也很有趣,不过我看不懂韩语,所以也不知道讲什么((
可以排到top2的专辑(不如max match),只可惜英年早逝,大概才华横溢的人就是天妒英才罢。
파란노을 (Parannoul)《To See the Next Part of the Dream》
Genre:Shoegaze, Emo
东亚人必听emo,我先放一个😭在这儿。
全世界做emo最牛的就俩,一个东亚,一个俄罗斯,而说到emo,最该说的就是这张专。
shoegaze特有的巨量噪音显得vocal特别弱小、特别卑微,歌词就是重度抑郁发言,一听就陷进去开始emo。
除此之外就没了,emo+深夜听有奇效((((
“这张专辑包含了许多影响我青春的东西,比如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》、《欢迎加入NHK》、《晚安布布》、《新世纪福音战士》……我没有去尝试排斥它们,而是按我所想,尽可能真诚的将它们放了进去。”
“我过去三年的感受也包括其中。妄想、自卑、过往、不适应、现实逃避、幻想与破灭、挣扎、生来平庸、无力、自杀。 这张专辑里只留下了对这些感受的抱怨,却没有克服它们的东西。我不能给你一句甜蜜的安慰,我不能说“总有一天会没事的”。我只希望世界上会有更多像我这样积极的失败者”——翻译自Bandcamp
希农 Chinon《潮间》
Genre:Indie Rock, Post Rock
机缘巧合下关注了一个B站的UP 然后突然就开始听CN indie了
听了几张之后觉得最好的就是这张EP了,第一首一开始有一股novo amor的味道,不过听到后面会发现他四首歌里风格倒是很多元,有前卫的部分也有流行的部分,特别是第一首最后的noise可以说是点睛之笔。
虽然制作上还有点粗糙,不过是很有想法的音乐人,华语大抵还是有点希望的吧?
感觉国内的独立音乐人都很放荡不羁,在人人都关注网红潮流的华语乐坛,这群人能有个不被打扰的净土肆意创作,随心所欲想说什么想唱什么都没多少人会批评。
后来我进了这个up的粉丝群,里面也就三五百人,有音乐老饕,有专业cd收集户,甚至有音乐人本人在群里吹逼,突然觉得小而美的环境也挺好的。
special recommend:
郑宜农《水逆》
Genre:Singer-Songwriter, Art Pop, Neo-Soul, Contemporary R&B
即便台语和闽南语有着许多不同,尽管它没有多么高大上。
但每每从第一首开始听的时候,我总会回到那个记忆里生命的最开始:
夏日午后特有的雷阵雨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野草混合在一起的香味,四下是木头、竹藤和石头组成的世界。刚洗完澡的、幼小的我窝在外婆瘦削而宽广的胸怀里,轻嗅着外婆衣服上樟脑丸的气息,不知不觉睡过去。
我曾一次又一次地点开这张专辑,在昏沉困倦的深夜聊以自慰,或者在通宵爆肝之后、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戴上耳机,在生理的重压下,给自己一点心灵上的治愈。
我会想到我的朋友、我的家人、我爱的人们和爱我的人们,我会想到山里老家的石板路木头房、海边的家里永远吹不完的海风、家里吃不腻的饭菜,想到几个朋友从早玩到晚、想到和爸妈上清源山、想到和女友去江边散步、回五中闲逛,想到我这活到现在,短暂而平凡的人生里许多美好的时刻。
我突然觉得,或许我无论如何还是会回去的,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,但我还是想,有朝一日能回到那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,平淡地渡过自己剩余的时刻。
The e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