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概是刚来swjtu,日程就被各种有的没的事情塞满,突然就想写一点东西,姑且算是周记。
Album of the week:
Fresh Soul—Matt吕彦良
Genre:PBR&B,Alternative R&B

感觉今年我的听音范围大了一大圈,以前不听KPOP现在也听了,以前不听华语现在也听了,还想精简一下红心歌单,现在看来是不大可能。
说回这张。本来以我的音乐口味大概率是不会听到这张专,不过好巧不巧有乐评自媒体做了视频,我一看“华语R&B”就感兴趣了,然后就听了下,确实不错。
一开始听,对于我这种整天泡在欧美R&B里,听法海、TTC的人来说是有点不习惯,毕竟有些曲子行进还是有点平淡,编曲不算很有特色,听起来像有那些华语R&B大牛的味道(虽然不怎么听华语不过还是有了解一点),大概还是我口味的缘故,之前听过各种稀奇古怪的R&B专辑。
不过要说创新方面还是有很出色的地方,比如和Rap的混合、歌曲节奏上的快慢变化、唱腔的处理,确实能给人一股新鲜的气息,加上声音有一股“少年感”,所以唱一些关于爱情的词也不会那么油腻。我个人比较喜欢《小心温差》和《夏夜晴朗的晚上》两首,前一首是因为节奏很上头,后一首是假声的处理和钢琴的加入使得曲子很舒服。介于还没20岁,值得期待一手,希望以后能听到更惊艳的专辑。
(话说CN独立音乐人现在好像也不错,感觉是不是能了解一下了(
Thoughts
来swjtu两个礼拜,就时常感觉到劳累了。
报到第一天就被各种事情撞得满头包:应付各种签到,入学须知,推销传单,搬一大堆行礼,还要遇见形形色色的、不认识的、善意或不怀好意的人,那天晚上我啥都不想干,只想趴在硬板床上荒度余生。
粗略估计我开学前后被十几个人推销各大运营商的校园卡、看起来很upilifting的课程、似乎很好的生活用品,然后又有各种校组织、学院组织、校社团、学院社团上门宣传,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吹成多快好省的典型,或是用一种迫切的语气飞速跟你灌输早已准备好的各种话术,追求全体覆盖;或是由浅入深一点点把你勾引进去,达到精准命中的目的。一般讲得越久的反而越危险,所以遇到要进门的建议都赶出去((
到现在除了上课和开会就是各种方面的适应学校,实际上也学不进什么新知识,更别说准备竞赛。我现在的学习力跟暑假时也大差不差,绝大部分的学习都基于机械式完成任务的模式上,剩下的就是差不多的新生讲座、猝不及防的任务,那一点点对大学生活的头绪又混乱了。
跟前辈聊到大学的事情,他说“你可以把自己当作 AI,多余的事情都是噪音”。想想挺讽刺的,我进了AI专业,还没搞懂AI,自己却先变成AI。不过说实话现在对一些事情确实开始迟钝了, 大概人类体内有着某种降噪的机制吧。
还有就是diversity带来的各种问题,面对各种各样的目标,说努力其实都没有想清楚选择重要,踌躇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,但又不知道从哪开始。而不同人又有不同的追求,有的卷保研、有的冲竞赛、有的实习找工,有的为赚钱奔波,有的只想来享受大学生活,我甚至一个中午被两个affman在街上推销APP,某种程度上刷新了我的世界观。
有人曾经建议我:“做自己,然后多跟厉害的人混。” 但是要做怎样的自己?还好三天假期就要到了,空出来的日程可以好好想一下。
祝各位月饼节快乐Orz